
曾經以父親為榜樣的蘇巧慧,一度跨進和父親一樣的法律世界,然而卻發現與自己的個性特質不相契合,漸漸失去了工作熱情。對未來感到迷惘的她,轉了一個大彎後,終於在教育公益裡重新找到熱情與活力。

激昂詢問這個二十來歲就建立起一間公司的創辦人,想要挖到不為人知的奮鬥歷程,不料,面前這個削著一頭短髮的年輕面孔,陳胤竹兩手一攤說:「好像一切都安排好了,我並沒有去選擇它。」

李宜珊是一個在影像領域裡浸濡許久的專業人士,2014年,李宜珊得到金鐘獎最佳剪接獎,然而得獎之後,「其實得獎後我大概有近2年都有很強的得失心,那段時間我既做不出東西,也沒有得到工作上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