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舊有的產業都太低薪了,世界上哪有在這樣的消費水準下可以給出這樣的薪水。我們的人生還有很多可能,年輕人可以走出自己的一條路。」24歲,擔任手機軟體應用公司廣告部門的業務經理羅曼甄說。

不擅長拍可愛動作照片的拉拉,基本上已經排除把自己當招牌了,而至今幾乎不會韓文的她,要衝進批貨聖地東大門廝殺一番,更是不可能的事,那麼她是如何成為一個韓服批貨達人呢?又是如何成為國內韓服主要供應商呢?

來自菲律賓的伊達(Edita)在12歲便離老家,前往都市馬尼拉工作。老闆見她伶俐,一邊讓她參加廚藝課程,接管老闆一家的飲食。20歲結婚,開了間小餐館,然而遭遇變故,伊達再次離家,來到台灣尋找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