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雅晴,因發起在巴黎向百人索吻活動而得到巨大的迴響,有人說她是行動藝術家、有人指控她是個蕩婦,實質上她只是個對於社會現況過於「直言不諱」的人,但這顯然讓某些保守派份子驚嚇到近乎癲狂。

輾轉成為諮商心理師的蘇絢慧,因著自身的經歷,投入了悲傷失落輔導與療癒之道,蘇絢慧更走出了諮商室,透過演講與文字,引導無數為關係迷惘、失落的人們重新認識、接納自己,找回愛的力量。

辻村深月回憶,很多孩子雖然不想去學校,但表面上都掩蓋得很好。因此,她認為那些選擇拒學的孩子,實際上是擁有她十幾歲時所沒有的勇氣,不願逃避自己內心的感覺,才會做出外人看來極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