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Aspire-Your Life, You Decide !
She Aspire她渴望 妳的生活,由妳決定-專訪
SheAspire女性人物專訪

Ambidio吳采頤 打破框架,改變全世界的聲音奇蹟/ SheAspire編輯部

1877年,湯瑪士愛迪生(Thomas Edison)發明滾筒式留聲機開始,我們進入了單聲道(mono)音效時代;1931年,阿蘭布姆蘭明(Alan Blumlein)發明了立體聲(stereo),1957年引進商業音樂領域後,成為至今聆聽聲音的主流規格,中間立體聲的演變除了從雙聲道到多聲道、實體到虛擬喇叭數量變化之外,80多年來,聲音技術可說幾乎停滯。直到2013年,一場聲音革命在紐約一個台灣留學生租來的小窩裡悄悄醞釀著。

三年後,此聲音革命之役已逐漸席捲全球,今年9月底在小巨蛋舉辦的商周之夜,不少人正是衝著這位改變全世界聲音體驗的Ambidio吳采頤而去,誰也沒有想到,原本只是到紐約大學念音樂科技研究所的平凡無奇女孩,竟翻轉了整個聲音歷史,讓李嘉誠的維港
創業投資公司(Horizons Ventures)和流行嘻哈天團黑眼豆豆(The Black Eyed Peas)的威爾(will.i.am)一同爭取投資,還獲得好萊塢音效翹楚天行者音效(Skywalker Sound)擔任策略顧問,相信並期盼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就能全面迎接Ambidio音效時代的來臨!


劃時代音效-Ambidio
Ambidio是品牌、是程式、是技術,亦是如同mono、stereo一般,是新一代的音效名稱,可能妳還沒體驗過Ambidio厲害之處,威爾(will.i.am)第一次聽到吳采頤用筆電展示Ambidio音效時,立刻是髒話連發加上大力讚賞,當下就表示投資企圖,足見其聲音有著超乎想像的厲害!

傳統上我們為了享受好的聲音,走進音響專賣店或3C店家,一眼鎖定的目標大概就是有好幾顆喇叭所組成的音響系統,不然就是要透過程式虛擬多顆喇叭,但是現在透過Ambidio,妳只要有兩個陽春喇叭,不管是搭配筆電、電視或部分內建雙喇叭的手機或平板,就能打造出身歷其境的「沉浸式音效」(immersive sound),完全不需要花大錢購買音響設備,沒有空間的限制,也沒有因為使用程式虛擬,導致誤差累積過大的問題。

為何Ambidio有如此神奇效果呢?吳采頤解釋,過往為了讓聲音更趨近於真實,所有思考路徑都是放在改良喇叭品質及增加喇叭數量,她則顛覆框架,直接從解讀聲音的大腦下手。平常我們在電影院看電影時,我們會很明顯的注意到不同的聲音是從不同的位置喇叭發出,亦即將聲音分配給不同喇叭負責,Ambidio則是解構大腦要聽到例如「恐龍從後方竄出」的聲音,進到大腦的音波結構與組成為何,然後透過兩個喇叭發送所需要的音波,最終進到大腦合成「恐龍從後方竄出」的效果。

以我們更熟悉的視覺類比,我們知道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不同頻率的光,重疊後我們就會辨識為白光。Ambidio原理與此相近,就是拆解、運算各種進到大腦聲音的組成。而由於是特定聲波在空間中傳遞,不論你我的位置、距離或高低是否不同,都能感受到聲歷其境的效果,突破了目前所有聲音科技的瓶頸。

▼先體驗一下Ambidio音效吧!(要有雙喇叭喔!)更多體驗可至此Ambidio Experience

 
與聲音的連結
很多人對於吳采頤此號人物的突然出現感到好奇,又怎會研發出Ambidio技術?或許讓我們先從吳采頤與聲音的緣分談起,她對聲音興趣其實是來自於對音樂的熱愛。

高中就讀北一女的吳采頤,「一開始因為看到社團學姊表演很帥,所以就加入了熱音社,加入之後沒想到很喜歡」,漸漸的音樂已成為她生活的一部份。升大學時,則因為喜歡生物跟期望能留在台北,選擇了台北醫學大學醫技系;到了大二,吳采頤為了多賺點生活費,跑去樂器行打工,後來甚至成為吉他老師,不過起初她並沒有決定要完全走上音樂這條路。直到大四實習,在與病人直接接觸的過程中,「我覺得離生死太近了,我印象很深刻,有個小孩白血病,上午才做完檢查,報告還沒發,下午醫生就說不用發了,對我來說那是個壓力,我很容易跟別人產生情緒上的連結。」

「反倒我覺得用音樂其實也可以治癒很多人,帶給很多人快樂,在教琴的過程中,可以把孩子帶上比較好的路,這樣也很好,所以畢業之後,才當全職吉他老師跟做表演」,也曾為其他歌手創作過歌曲。「後來因為想要知道更多,如果只是教同樣的東西,我的音樂會越來越退步,我有沒有更多的東西可以教呢?」為了更精進自己,吳采頤決定前往美國進修。


 ▲吳采頤受邀商周之夜分享,這也是她首次公開演講呢!(照片來源:商周粉專

因懶惰意外催生Ambidio?!

碩二某天,吳采頤在家裡用筆電看「變形金剛3」,視覺特效極具震撼,但是聲音效果卻完全無法與電影畫面相比擬,讓對聲音一向重視的她感到非常的不滿足,可是又不可能砸大錢買音響系統,吳采頤思考著是否有其他辦法呢?「我要怎麼樣付出最少,可以得到最棒的聲音?可能是我比較懶惰吧!」希望可以用最經濟簡單的方式,獲得最好的聲音。

「我的個性是如果我有問題,我想要知道答案,就會努力去找答案,所以我開始做了很多research,看別人都是怎麼做,發現大家都是以speaker為出發,那時候靈光一閃,為什麼不跳過speaker呢?」才有了反過來從大腦找解決方案的想法,此問題也成了她碩士論文的題目。2013年吳采頤畢業時,完成了Ambidio初步雛形,「有點像證明我的假設是OK的,但我只有四個demo有用,還好那時候教授沒有說想聽其他的,不然我就糗了。」

儘管如此,Ambidio已經讓很多人感到很酷炫,在她四處與人分享、討論的過程,吳采頤萌生了開公司的想法,「如果我想要把這個東西分享給很多人聽,那可能開公司會是好的選擇。」研究所畢業後,她先申請了OPT工作簽證續留一年(註:持F1學生簽證在畢業後,可以有1年的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時間),期間並成立了Ambidio。

至於Ambidio這麼特別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吳采頤表示研究期間,搜尋到聲音專家Ralph Glasgal提出的Ambiophonics(虛擬環繞音效)理論,為利用多個喇叭或器材消除干擾的聲波,形成立體聲感,「我的指導教授剛好認識他,透過教授介紹讓我有機會去訪問他,他的想法啟發我很多」,因此後來命名的時候希望向他致敬,將Ambiophonics Audio合併成Ambidio。


 ▲吳采頤與天行者音效之兩項奧斯卡金像獎得主Gary Rydstrom(照片來源:Ambidion粉專

投資人與夥伴的加入
吳采頤剛成立公司之際,只有她與從小在童軍團一起長大的好朋友謝沛倫,吳采頤在紐約大學研究Ambidio時,謝沛倫也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電機所,那時謝沛倫就協助解決了不少Ambidio程式上的錯誤。而在確認投資人之後,謝沛倫找來一樣畢業台大電機畢業的馬宗銓、蕭逸群加入團隊,「我們四個專業很不一樣,譬如蕭逸群學的是使用者經驗,馬宗銓學的是硬體方面,大家都是校長兼撞鐘,用各自的專長相互cover,有各自的守備位置。」

能夠與維港創投、威爾合作,對吳采頤來說是幸運的意外。那時吳采頤為了更瞭解Ambidio的價值與發展可能性,嘗試與投資人做了一些接觸,「如果investor覺得好,那可能就真的是好,因為她們看得東西比我們多,想得也不太一樣」,沒想到被輾轉分享到維港創投資負責人周凱旋那邊,很快的展開了投資合作的討論,但從未運作過公司、對商業瞭解甚少的吳采頤,做了很多功課,猶豫了近半年才接受。現在回想, 吳采頤認為是一個不錯的選擇:「Horizons 她們在意的是impact,妳現在做的事情能為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所以他們願意等妳,願意相信妳的判斷。」

也因為周凱旋的引薦,認識了威爾,加速了她們成長的速度。當時周凱旋來洛杉磯與威爾洽談一些事情,邀請了吳采頤一同前往,「其實我是不速之客,威爾沒有預期到我會去,我就像小迷妹一樣跟去,她們聊完之後,周凱旋小姐說我們有很酷的sound technology,讓我展示給他看,威爾也是產業界的佼佼者,他對科技很敏感」,有一些音樂科技的投資,他聽完後立刻說:「可不可以算我一份!」

而說到天行者音效的加入,吳采頤說:「他們算是我的偶像,他們是電影聲音領域金字塔的頂端,之前在NYU的時候,大家都會寫想要去Skywalker上班,在那邊碰到所有人,多多少少不是拿過就是入圍過奧斯卡,每個人都非常厲害,得到他們的肯定跟建議,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堅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吳采頤會將據點設在娛樂產業發達的洛杉磯,主要是因為事業發展重心將先與電影、音樂、電玩結合,許多新的影音科技都是從娛樂產業先啟動,例如stereo盛行就與音樂界大量使用有關,又如最近李安導演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採用了120FPS、3D、4K的超高規格技術,便開啟了全新的視覺體驗與帶動產業提升的可能性。

同時,先讓不同創作者透過Ambidio創作,亦能反過來幫助她們精進,「譬如創作者可以寫首歌,讓有人在妳頭頂上唱歌,或者有沒有什麼不同的玩法,我們如果可以知道她想要怎麼玩,我們會盡量把這個東西做出來,讓創作者可以更簡單的使用。」也很希望很快就可以運用到其他領域或設備,也許哪一天我們手機、筆電、電視就是「Ambidio Inside」。

很多人看到吳采頤劃時代的貢獻與成功,紛紛報以讚賞與更高的期待,她說:「其實我沒有想那麼多,我只是一直都很喜歡而已,當然Ambidio如果真的改變些什麼,那我很幸運,可是我也會覺得以前在教吉他的時候,可能有些小孩因為我人生而更有希望,那也是一種很棒的成就,不一定要很大的目標才能當成夢想,才能算是成功,我的夢想是每天可以睡到飽,找一個喜歡的人一起生活,這並沒有不好,重點是怎麼樣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要覺得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是一種罪過。」

       當然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不一定都是一帆風順,可能進展很慢,妳要學習保持耐心,所有改變都是從小開始,「我們總是想要馬上看到什麼,可是妳現在種下的某一顆種子,可能真的要十幾年後才能看出一些改變」,可是就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影響;過程也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妳更要有勇氣站出來面對挑戰,夢想是靠一步步累積贏得,「或許是我聽太多搖滾樂的關係,我會覺得碰到挑戰,挺身面對是件很Rock的事情!」

【Ambidio相關連結】
官網http://www.ambidio.co/
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AmbidioCo/


【她渴望SheAspire】
最新女性活動http://www.sheaspire.com.tw/p12-teacher.php

影片|Ambidio創辦人吳采頤:堅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子宮內膜癌基因檢測推動者 酷氏基因林淑娟
明太子小姐 東京相融
謝涵汝 剪出人生的層次
艾瑞Irene 接髮是美麗與盼望的化身
小熊媽媽練明臻 手作創新人生
遺傳諮詢師黃品嘉 從基因看見未來
張恩嬅 透過《真實劇場》讓生活更美好
葉純良 輕輕的,撒下美麗的種子
人物週刊: 專訪   速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