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作曲家謝世嫻的生命樂章/ SheAspire編輯部
謝世嫻,在幼稚園時便嶄露極高的音樂天份,五歲不到憑藉著絕對音感,突然彈奏出當年熱門連續劇主題曲,令眾人感到意外,國小畢業到瑞士留學後,出眾的琴藝讓十二歲的謝世嫻獲得英國親王菲利浦接見的機會,隔年還在國際女星奧黛莉赫本葬禮演出;大學進入美國鋼琴學系排名首屈一指的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一路與世界名師學習,二OO二年受到已故大師安東尼巴納范杜拉(Anthony di Bonaventura)賞識,進入波士頓大學博士班,成為他底下最年輕的學生;二OO五年於義大利音樂節跨界電影配樂,初試啼聲即獲得奧斯卡金獎大師路易斯巴沙羅夫(Luis Bacalov)頒發艾瑪康士特伯特別獎(Emma Constabile),之後還跨界舞台劇與電影劇本創作,二O一二首度參加金曲奬更雙料入圍最佳作曲人及最佳跨界專輯,綻放的音樂才華有目共睹。
這一路看似順遂、充滿上天恩賜的謝世嫻,事實上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努力與挫折。儘管音樂天賦讓謝世嫻前進的比別人快,但鮮少人知道每天苦練八小時才是謝世嫻持續進步的關鍵,也鮮少人知道不斷跟著各國世界大師學琴的謝世嫻,曾因此遭遇一段時間的舞台恐懼,更鮮少人知道這位美女鋼琴家,如何在古典樂世界轉彎,跨足作曲、配樂、甚至劇本創作的領域。在謝世嫻音樂發展的歷程中,世界大師們的影響處處可見,然而如今成功創造自己音樂風格與態度的謝世嫻,正用自己的方式彈奏著自己的生命樂章。
小莫札特Little Mozart
「在我幼稚園中班的時候,幼稚園老師買了一台電子琴擺在教室,我就走過去彈了一首當時非常有名的一代佳人,沒看過譜也沒有學過,自己就彈出來了,大家都感到很神奇」,她獲得了很多肯定與讚賞,讓她「覺得學音樂好像不錯,自己似乎也有這樣的天份」,家人便開始尋找老師讓她學習鋼琴。
小學畢業後,謝世嫻跟著姊姊到瑞士的英國學校求學,因為瑞士是中立國家,擁有多國文化與語文,也因此就這樣埋下國際觀。她剛去沒多久,參與學校為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舉辦的聯合慈善募款活動,她因為在鋼琴表演十分傑出上,校長便指派她前往英國將募得的所有善款交給菲利普親王,從此以後,學校開始給她一個稱號:小莫札特(little Mozart)。
(1991年被英國親王接見的謝世嫻)
嚴師良母
在瑞士第三年,學校來了一位波蘭鋼琴家Paczkowska,讓小莫札特瞭解音樂這一行,除了天份,也要有相當強烈的渴望與專注力。她還記得第一天上課的情形,「那天我因為跑去游泳,上課差點遲到,一進去就看到老師坐在角落冷冷的看著我。我彈完後,被她砲轟的體無完膚,下課前她還說:『等妳決定好要練琴再來找我』,把我的自信心完全被毀。這之後一年,她都用很嚴厲的方式教我,有時候我彈得不好,她會直接跟我講:『妳彈得很無趣』,不會在乎我才十幾歲,且我真的很討厭舒曼!而有時候我彈得好,她也不會給太多讚美,我是到很多年之後,才從別人那邊聽到她第一堂課就認為我是個可塑造的明日之星。」
事實上這位老師還曾找她父母討論未來的規劃,「去念全世界最有名的茱莉亞音樂學院(The Julliard School),在哪個古堡開演奏會、參加哪些國際鋼琴大賽等等,老師都幫我計劃好了」,顯見這位老師對她十分肯定。「只是後來姊姊去美國念大學,父母決定與其未來要重新適應新制度,還不如現在就跟進。因此謝世嫻離開瑞士,離開了這位貴人老師。但是嚴師良母型的教育方式,讓她更深入瞭解到自己。
(啓蒙導師波蘭鋼琴家Paczkowska)
舞台恐懼與正面影響力
美國高中畢業後,她進入了印第安納大學鋼琴系就讀,「學校音樂系是全美第一名,老師們本身都是名人,每個人都彈得很棒,都是世界級的」,「一開始我還蠻不起眼的,學校就像天才工廠,彈的好的人實在太多了,且還有很重的學術課程,所以起初壓力很大,每天除了課業之外還要練琴,一天必須要練八個小時的琴,這要很有恆心、要懂得抗拒誘惑」,且為了提升自己的琴藝,她「每年暑假還給自己一個目標,一定要回到歐洲進修,像我第一年就看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Van Cliburn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世界第二名的鋼琴大賽,然後到莫札特的出生地奧地利的薩爾斯堡,跟一個法國最有名的鋼琴女教授學」,「當妳看到世界的大,會覺得自己是比較渺小的,謙卑的心會讓妳吸收更多,會成長的更快。」
技術、歷練與眼界的提升,照理說應該會直接反映在彈奏的水準上,應能傳遞更多的感動、力量且獲得更多的肯定,然而這一切並沒有往這樣的方向發展,她對自己的信心,竟一點一滴的消失,到了大三不僅有舞台恐懼,甚至連樂譜都記不得,這起因於她的指導老師,「她的態度比較消極,譬如妳想彈這首曲子或參加某個比賽,她總是會告訴妳:『不行,妳沒有辦法,妳還沒有準備好』,慢慢的妳就會自我矮化、縮小,不過這位老師並非是刻意要打擊學生,她希望能保護旗下每一個學生」,她深刻體會到「一個老師的教育是很重要的」,這後來影響著她回台灣教鋼琴的態度,她認為不論自己的程度、能力、財富或地位,「再怎麼樣我們都應該用自己的行為去正面影響別人。」而音樂本身更是一個傳遞正面影響力的媒介,像「音樂可以讓人們感動,讓人們回想起屬於她們自己的珍貴記憶,喚醒她們已經忘掉的美好感覺,讓她們可以重溫與珍惜」,所以每次表演或作曲的過程中,她總是會盡心投入,試圖讓人們擁有正面的感受。
(謝世嫻金曲奬雙料入圍的創作專輯-狂舞巴哈)
重新摸索音樂人生
她為了克服舞台恐懼,完成大四畢業演奏會,她利用升大四的暑假向後來碩士班法國籍導師尋求指導與協助,「他有點讓我想到第一個那位波蘭老師,因為他們兩個同樣是牡羊座,都很實際,不會跟妳講一些廢話,好就好,不好就不好,會很直接針對妳的問題去解決,這些是我當下最需要的,而且他整體上是一個樂觀的人,我覺得這個心態很重要,他常說:『You can do it!』他這種無條件相信你,會讓妳真的就會彈得好,很多運動員,他技巧早就超越巔峰了,可是如果沒有信心,是沒有辦法拿到金牌的,沒辦法破紀錄的,自信是很重要的元素」,在他的指點之下,她慢慢恢復了信心,完成了畢業發表,也順利完成了碩士學業。碩士畢業之後她回到台灣工作一段時間,「因為我開始有點掙扎,不想一直花時間在唸書上面,但又抓不到自己的方向」,不過由於有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讓她不到一年又決定出國念博士班。
她因為獲得波士頓大學安東尼巴納范杜拉(Anthony di Bonaventura)這位世界數一數二的名師肯定,有幸進入他的門下學習,「他全世界只收五個人,我是他最年輕的博士班學生,他顛覆了我很多想法,我跟他學的那一年,我發現再怎麼彈都沒有辦法變成他那樣,他就是一個天才,世界上我還沒有看過一個人彈得像他那麼完美、純粹,而且他的標準也非常高,有一次我進去上課,他說如果我再這樣彈,就把我踢出去,我很害怕不斷狂練,下禮拜他竟然還跟我說同樣的話,但我蠻感謝他的,他讓我看到深造的境界。」只是在這位老師的門下可能要十年才能畢業,「這可能不適合我的個性」,且波士頓大學的學費極高,她「面臨人生現實的考量,如果我要當教授就繼續念,不然就不要念,音樂家不是只有在學術圈打轉,可以有很多其他發展」,幾經思考,她決定休學回台灣。
(皇朝音樂會演奏)
自己的音樂道路
二OO三年她回到台灣,在一家音樂學院任教,憑藉著音樂專業與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她很快成為學院的紅牌老師,只是她內心一直在想著:「難道我一生就這樣教下去嗎?應該做點什麼吧?」她決定離開學院自己出來教學,並且投入作曲創作,「古典樂領域的發展,再怎麼樣都是演奏別人的曲子,或許當一個作曲家是一個比較好的身份」,可以跳脫一些框架與習慣,「這在古典樂界是個禁忌,但我想要闖闖看,所以我覺得要做什麼就去做。」二OO四年前往法國南錫音樂節進修時,創作了第一張作曲專輯「東方鳥的三景象」的部分曲目,並且在法國巡迴演奏,這是她第一次正式作曲,中西合併的曲風,大受好評,從此拓展了她作曲的生涯。二O一二年第二張創作專輯「狂舞巴哈」發表,融合了古典、探戈、電音、佛朗明哥與巴洛克多種元素,大膽打破音樂彼此之間的框架,並與古典樂界以外的音樂人合作,帶給大家全新音樂風格體驗,還獲得金曲奬最佳作曲人及最佳跨界專輯提名。
隔年前往義大利音樂節進修,她到一間擁有四百年歷史的音樂學校,向奧斯卡金獎大師路易斯巴沙羅夫(Luis Bacalov)學習電影配樂,「那時候我對電影配樂完全不懂,我只會彈鋼琴,但這次上課收獲很多,打開了我另外一個世界。我們收到電影的時候是沒有聲音的,要去思考什麼時候音樂開始、什麼時候停、用什麼音樂」,「電影配樂跟古典舞台是不一樣的,因為是幫一個圖像做配樂,要懂得裡面的故事跟情緒,也包含了團隊合作,古典舞台自己就是明星」,「當時加上我總共有十二個人跟他學,其他人都是義大利小有名氣的作曲家,只有我真的是門外漢」,但在音樂節結束卻意外獲得艾瑪康士特伯特別獎(Emma Constabile)的肯定,「過去我都活在古典世界裡面,這個配樂獎讓我覺得是在鼓勵我走出去」,很快的她就跨足到舞台表演與媒體娛樂,為各領域配樂,所展現纖細情緒烘托力,讓遊戲、廣告片商、劇團都陸續登門拜訪。
在生活的過程中,總是會有遭遇困境的時候,但也正是這些起起落落,才能交織精彩的人生,如同一首好曲子,沒有不斷彈撥著各式各樣的音符、沒有忽疾忽徐的節奏、甚至來個跳躍,是無法構成人耳聽到的美妙樂章。謝世嫻從一個天賦資優的小女孩到變成天才領域裡的平凡人,從舞台恐懼到恢復舞台信心,且變成大師賞識的入門弟子,再從純粹的古典音樂鋼琴家,跨界成為一個作曲家、配樂家與編劇,逐漸走出自己的道路,謝世嫻的生命樂章充滿精彩豐富的變化,相信不久將來還有更令人驚艷的大調出現。
謝世嫻官網:http://www.sherryshieh.com
【1幫1-打造善的向上循環】
❤最新活動:www.sheaspire.com.tw/p12-teacher.php
影片:謝世嫻音樂欣賞-東方鳥的三景象。(由於在屋內錄音且設備簡單,48秒處開始彈奏時,聲音會變大,建議事先調小音量。)
明太子小姐 東京相融
謝涵汝 剪出人生的層次
艾瑞Irene 接髮是美麗與盼望的化身
小熊媽媽練明臻 手作創新人生
遺傳諮詢師黃品嘉 從基因看見未來
張恩嬅 透過《真實劇場》讓生活更美好
葉純良 輕輕的,撒下美麗的種子
我在西湖開店的時候,三更半夜一個人在廚房做蛋糕,那時候夜深人靜,沒什麼聲音,我就播個音樂,伴隨機器攪拌的聲音,可是我的腦袋是很清楚的,我很確定我喜歡這個東西。可是喜歡歸喜歡,要怎麼變成一個職業?
崔永徽的《只有大海知道》訴說著蘭嶼一名由祖母撫養長大的小男孩,只能偶爾透過電話與遠在台灣工作的爸爸聯繫,電影表面上似乎在描寫親子間的疏離關係,其實也暗喻了蘭嶼達悟族後代與上一代文化傳承的斷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