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rWay-張芳卿,在職進修博士班/ 她渴望SheAspire
張芳卿,目前是交大材料學博士班學生,同時也是工研院研究員。
「我大學是念高師大化學,研究所是交大應用話學系,博士班才改念材料。當初選擇繼續念碩士是因為覺得自己學得還不夠,很單純喜歡,想繼續念、想繼續做研究。」
「碩士畢業後對未來的方向感到迷惘,不確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考量父母的期望後,先認真地當了一年的國中代課老師、認真的準備正式教師甄試。由於少子化的影響,教真競爭激烈,陪我去考教甄的爸媽看到那個情況後,才認同我不一定要當老師的想法。」
「到工研院上班幾年後之所以決定繼續唸博士班,最大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好勝;我的工作環境有非常多高學歷的同仁,交流合作過程中,對”高學歷所代表的能力”充滿困惑,同時也認為自己的能力不止於此。因此,想證明自己的好勝心是促使我攻讀博士的起因。」
「但如果只憑好勝心,就太幼稚了!我認真想過什麼工作到七十歲、八十歲,我還很願意、會很喜歡去做的?我想了很久之後,我還蠻確定就是做研究,我想要做一些可以幫助人類的事情。」
「在職進修最難的是一開始下決定的時候,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會惶恐、會不安、會擔心自己考量的不夠透徹全面。可是一旦選擇之後,這個過程中的辛苦或者是需要付出的代價,因為是我選擇的,我也覺得是理所當然的,最終想變成自己心目中真的會思考、有能力與執行力、能善用資源做出一些提昇人類生活品質的人。」
「如果有人也想在職念書,我會問他有沒有想清楚。我個人認為,決心與毅力是很重要的兩個關鍵,因為有能力卻沒有決心與毅力,是做不好一件事情的(更何況是達成夢想)。當你確定了方向、以決心與毅力去作一件事情時,你會在過程中找出最適合你的方法去達成目標,進而建立專屬於你、獨特的能力。」
「畢業之後,我想到國外或不同的企業體系去看看,雖然大家都說世界是平的,可是文化是不一樣的。留在舒適圈是一種選擇,但如果有能力飛出舒適圈的時候,應該要趁自己可以飛時出去闖一闖,我相信這對我往後做的每一個人生決定都是重要的參考養分。」
【她渴望SheAspire】
最新女性活動:http://www.sheaspire.com.tw/p12-teacher.php
HerWay-宋坤傳藝簡如萍 阿萍ㄟ服裝
HerWay-王詩婷X食品研發
艾瑞Irene 接髮是美麗與盼望的化身
小熊媽媽練明臻 手作創新人生
遺傳諮詢師黃品嘉 從基因看見未來
張恩嬅 透過《真實劇場》讓生活更美好
葉純良 輕輕的,撒下美麗的種子

廖雲章,曾任《立報》副總編輯與共同策辦《四方報》,現任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研發長,這些年來廖雲章用她的新聞媒體專業與人本關懷的熱情,致力於促進提升東南亞移民工權益,以及國族文化間的相互理解與尊重。

台北市自閉兒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柯白珊,在接觸自閉症這塊領域之後,她發現資源不足的困窘,她希望能為這群孩子家庭爭取更多輔助,因此毅然離開職場,她自我調侃說:「我的個性就是愛管閒事啦!」

南投中寮農家,朱素珠與朱素香相繼出生後,命運明白的在眼前攤開,兩人同為先天視障,只有微弱的0.01視力,對於未來該如何賴以維生,她們與許多視障者一樣,選擇按摩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