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茂出版總監簡玉珊 和書相遇的人生/ SheAspire張艾筆
簡玉珊,本島老字號世茂出版社總監,從小安靜溫雅、喜於也習於在書堆裡度過閒暇時光,對這個宛如鄰家女孩的出版社總監來說,讀書、閱書實為平常,最令人為之一嘆的是她對書本總有無限度的想像力,她說:「在一本書之外的故事,遠比那本書更為精彩!」每每書中的情節就像偵探掌握的線索一樣,在細節裡想像著作者的日常生活、喜歡的小物,又或者在書裡頭就牽起彼此的關係,並讓這份關係成為現實相遇的種子。
還記得初次見到總監時,她襲得翩翩長髮,著得素色的典雅裝扮,此時不經意為眼前惜人作詩一首:「繡面白鶴芋,生而簡書字,玉山親玉珊,鳳錦土地子。」此詩雖不踏實古韻,卻令人格外珍惜,只因能有緣相見這位在出版專業與待人接物裡,師承父親的女兒—簡玉珊。
同樣也在生活裡格外珍惜與人相識機會的簡玉珊,如今已在出版業界擔綱20多年的要職。和她聊起與書做伴、因書成長與煩憂的日子時,玉珊總能滔滔不盡,彷彿那些曾經發生的一幕幕還正在蒞臨著,她對出版書這份熱情與愛,是即使和父親因為工作上的摩擦也有所不變的,創社的父親曾經這麼告訴她:「出版是一個對社會有使命感的工作,這個媒介讓我們這樣的小人物,對這個社會能有一些貢獻與回饋。」或許是因為當年創社的父親就以落實教育理念,以推行科普書籍至學校、家庭為理念,也讓如今承接父親出版大業的玉珊也在心中埋下對出版的一份熱情。
▲籌辦讀書會
從小就習慣獨自閱讀、玩耍的玉珊,其實在年少時在大人眼裡可是個叛逆的小孩,在學校既不愛讀書,也沒想過人生未來要做什麼,玉珊說:「國中到專科的階段,我就一直在想為什麼要唸書、為什麼要考試、為什麼寫錯了考差了就得挨打?」這些問題總惱著當時大人眼中的惱小孩。後來,這個惱小孩果然給了父母親一個只能上專科,無法上大學的大驚喜!更甚的,當時的玉珊撇下了父母親希望她讀的編輯採訪科,而選擇了廣播電視科。玉珊說:「當時其實沒有想的太多,只是想要可以決定自己的事。」一幕幕的衝突,如今對於已經成為人母的玉珊來說,想必在心中綺了更多漣漪。
對於當時在臺灣教育下被禁錮的青春期自己、總是想要為孩子多承擔一些苦的父母親,又或者身在當時或現在都無法改變大體制的我們,都隨著自己年齡、經驗和身體所換來的過程,想盡辦法向著光、向著「如今自己還能做的事而努力著、奉獻著」,就像在專科畢業後,曾經成為英文老師的簡玉珊,在一番少女的叛逆作為以後,還是回到了父親所經營的出版社裡學習和工作,如今她不僅身體力行的繼續打破著那些沒有盡頭的禁錮,也在一年又一年的實作與思量下,讓自己成為了一個總能把對書的想像力化為實際行動力的出版人。
▲世茂支持新生代作者不遺餘力
兼顧理想與現實的大樹
東西方早期文明都是重農輕商,似乎對商業的厭惡是一個共同早期的傳統。在中國,儒家孟子輕蔑地把商人稱為「賤丈夫」,然而出身商人的管仲,卻是以商人的辦法興齊,撰寫史記的司馬遷則評他「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也是說,管仲最擅長的是配置資源,提高效率,以妥協和謹慎的方式重建各種秩序,可說是企業家精神。
想必讀者至此想問,為何談一個出版人的故事,會說到如此久遠的歷史!?或許是因為聽了玉珊的分享而對出版這份事業有了一個想法,我認為「一個好的出版者,必須成為肩負著理性與感性,在現實與理想間取得平衡的商人。」然而這個意念就和管仲一樣,必須將「工商」與「士農」並列為國之石民,不鄙視作者、讀者心中的理想,也不將賺到大把錢財為首要目的,而是透過如今國情下的社會脈絡裡找到一個能維持世茂做書的初衷—「用書讓世界更茂盛」,讓這樣的理念和社會責任下,繼續不偏不倚的在好的商業模式裡運轉,在擁有適切的營收中持續深耕那份理念。
▲簡玉珊主持各式各樣的新書宣傳活動
然而,凡事則是「言知之易,行之難;但若不行,則更難。」如今依然不斷在學習、在思考、在實驗的簡玉珊分享了一個近期的案例,她問:「你們知道什麼叫做全展開/超展開式內容嗎?那是一種沒有邏輯,怎麼也想像不到結局的新式風格!那時編輯向我提報,但實在猶豫,後來還帶回去和父親討論,當時父親沒有提出意見,反而做了一個我也意想不到的反應!他把漫畫拿給正在讀小學的兒子看,結果兒子從頭笑到尾。」曾經和父親因為觀念、作法不甚相同的玉珊,實際作出版愈久,愈能理解父親當時心中一直以來很多的疑惑,那種感覺就像她說的:「這個世代已經不是父親和我能完全去理解的,如同以往我們所理解的作書公式,可能是主題要好、架構要四平八穩、作者是耳熟能詳的知名人士⋯⋯等等。如今,我的觀察是,一本暢銷書首要的是『有爆點』,要能打中不同消費族群的心,要去找出並契合消費者潛在的需求,才有可能獲利!大眾普遍所需不見得會賺錢;僅有小眾所需不見得會賠錢,曾經的以為都必須畫上一個問號。」
其實在網路、社會價值不斷前進與變遷的環境下,人們縱使有再好的理念與想法都必須像那樹根一樣,即使盤根錯節總是還懂得轉彎、繞境去吸收大自然給予的養分、適應天地的變化,才能成為千年古木,才能在每回的四季更迭裡持續綻放,就像從1982年創社到今日的世茂出版有限公司,擁有的不是豐厚的本金,而是擁有願意在不變的根本裡,不斷重新調整做人、做事與做書的方式與態度。
▲朋友慕書來訪簡玉珊
土地裡,專注耕耘的世茂
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擔任出版社總監、身為兩個孩子的媽,簡玉珊是一個以身傳教、身體力行的有所為者。師傳父親的她說:「當年公司沒有所謂的SOP,凡從業務、廠商、版權、編輯、印務到物流,父親都是親身力行,讓跟在旁邊學習的我也傳承了這樣的做事態度與方法。」即使在爾後經營的過程裡,玉珊放手將更多的選擇權、決定權給予公司的夥伴們,都依然不曾忘記父親給予的禮物—-在每次的困難裡反省自己,並透過一再溝通來解決問題,繼續向前;亦和珍惜每回因書、因學習分享而遇見的各種緣分。
珍惜緣分總是會不經意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禮物。
在玉珊的血液裡流著一種習慣叫做「願意祝福和分享」,她說:「曾經有一個很喜歡創作的國中死黨,在嫁到國外以後寫了很多散文作品,特地寄來給我們,當時父親回信時寫了一句話:『你的文字具有讓人家放不下來的力量。』連同信件,我附上同時期的幾本相關書籍作品,這位優秀的同學,現在果真成為一位藉文字來影響別人的暢銷書作者。」玉珊補充說:「這件事其實父親與我其實早已不記得,對我們來說只要眼前這個人,他有些想做的事,就應該以朋友的立場及時給予鼓勵,然後祝福。」
就是因為這樣靈活、細膩卻又不失彈性的做人做事風格,也讓玉珊得到更多讓人生前進、自在的機會。她笑著和我們分享Mr. Sandwich三明治先生和美國保險之父梅第的故事。
▲簡玉珊因出版事業常有機會接觸國外大師-梅第來台書店參訪行程
在泰國有一位靠著賣三明治變成家喻戶曉的知名人士三明治先生,來到臺灣參與記者會的他,身上著穿的是賣三明治的衣服,以90度握手鞠躬的方式和每個人打招呼,這個從家境不好變成擁有好幾家分店的三明治先生說:「我不喜歡等待客人,我願意主動走向客人。」另外一個讓玉珊佩服欣賞的是,在保險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保險之父,當時已是一位快要90幾歲的老年人,仍然堅持一個人全球講演與分享,並且認為做自己喜歡的事,沒有退休的問題。第一次見面,便為了每一個工作人員準備了見面禮,讓兩手空空會面的玉珊感到非常慚愧。
閱讀之所以可以讓世界更美好,不是因為讀了書就有黃金屋可取,想要黃金屋就必然得在實際上付出相對的心力。又者,其中黃金屋不是以得到的錢財多寡而為準則,而以如何從書的各方面向得到學習和實際付出。有如曾經簡玉珊和一位香療權威者的談話內容,在談話的過程裡,不談有多麼雄厚崇高的學歷背景、身分或經驗,反而以一種僅僅身而為人的對待植物的立場、角度去談植物的本身,以書盡力地將要談的議題深入,而不僅僅只著重在實用性質,或以圖片、名人包裝,玉珊說:「書的內涵一直是我們堅持的事。」
每回的遇見,都是簡玉珊回頭審視初衷與發心的過程,從和打從心底謙卑的三明治先生相遇,又或和擁有滿滿活力的保險之父的相處,都是因為她對書的異想世界有源源不絕的好奇,和那些早已存在於心底不忘本的求知態度。然而,這樣的身體力行,影響的不僅是玉珊自己,奠定的更是世茂出版的發心—「閱讀可以讓世界更美好」。
▲簡玉珊受邀分享出版經驗
乘風飛翔的種子
現實與理想的拿捏常常都必須符合人事時地物。
在出版業面臨網絡的革新,在各方的日益競爭愈趨強烈,因此想要維持初心當然就得像前頭說的一樣,必須在適切的營收和好的經營模式裡,才能持續運轉。因此,面對創作者,玉珊給予兩個建議:其一為不間斷的持續創作,其二則要讓自己的可見度持續增加。
簡玉珊說:「站在一個公司經營者的立場,我們必須快狠準的決定,其實有時候作品是好的,只是剛好時機不恰當,所以暫時沒有辦法出版。但我個人,只要作者願意來投稿、有想要出書,我都會盡力的在各個面向給予協助,這是我能做到的一件小事。」其實有時候人生往往很多事情總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此時就必須看準時機,無畏無懼去實踐理想,身而為人的我們,都要相信只要不斷增長自己、不忘初衷的做人做事,好的緣分就會來臨,並且更在這些緣分裡更確切的行走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
☞延伸閱讀:成為自己的旅程-心理師魏棻卿的自我轉換術
【請問世茂出版總監簡玉珊】
請點選此連結前往提問,玉珊將回覆頭5位留言發問讀者喔!(2015.04.26截止)
【相關連結】
☞世茂看書網:https://www.coolbooks.com.tw
☞世茂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read.lover
【她渴望SheAspire】
❤最新女性活動:http://www.sheaspire.com.tw/p12-teacher.php
影片:簡玉珊-給愛書人的兩個小建議
虹汝Mia 按下快門,重新遇見愛
蕭凱文 景框裡.景框外.這些心事
艾瑞Irene 接髮是美麗與盼望的化身
小熊媽媽練明臻 手作創新人生
遺傳諮詢師黃品嘉 從基因看見未來
張恩嬅 透過《真實劇場》讓生活更美好
葉純良 輕輕的,撒下美麗的種子
多次帶領志工前往尼泊爾服務的林念慈,偶然得知月經村落婦女最困擾的問題,讓同樣身為女性的林念慈,腦海裡始終縈繞著她們因月經而遭遇的不正確對待畫面,毅然決定回到尼泊爾創立《棉樂悅事工坊》
曾經以父親為榜樣的蘇巧慧,一度跨進和父親一樣的法律世界,然而卻發現與自己的個性特質不相契合,漸漸失去了工作熱情。對未來感到迷惘的她,轉了一個大彎後,終於在教育公益裡重新找到熱情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