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平庸:哈佛最具衝擊性的潛能開發課,創造不被平均值綁架的人生/ 先覺出版社
書名:終結平庸 哈佛最具衝擊性的潛能開發課,創造不被平均值綁架的人生 作者:陶德羅斯Todd Rose 譯者:聞若婷 出版社:先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購書連結:博客來|金石堂|誠品|讀冊 |
第四章 各自精采的才能
在二OOO年代中葉時,Google已經明確地走在網路巨人的道路上,成為有史以來最創新、最成功的一間企業。Google為了維持驚人的成長率和創新力,對資質優異的員工求才若渴。幸好Google有雄厚資本,高薪、慷慨的福利和開發產品的機會,使得Google成為求職人最夢寐以求的企業之一。到了二OO七年,Google每個月都會收到十萬封求職信,提供他們最頂尖的人選,但前提是他們必須有辨識頂尖人才的辦法。
Google最初的聘雇決策和多數《財富月刊》的全球五百強企業一樣:看的是每個應徵者的SAT(學術評量測驗)分數、GPA成績和文憑,然後雇用排名最高的應徵者。沒過多久,Google位於山景城的園區內便擠滿了這樣的員工:SAT幾乎完美無瑕;成績好到能當畢業生代表;手握加州理工、史丹佛、麻省理工和哈佛等一流學府的文憑。
用好幾種標準,或甚至只用一種標準來評等,不光是招募員工時的慣見做法,也是考核員工最普遍的方式。二O一二年,全球最大的企業顧問服務公司德勤(Deloitte),針對旗下六萬多名員工在工作專案上的表現進行評量;然後在年底的「共識會議」上,將這些評量分數整合成一到五的等級。換言之,每個員工都化為一個評估數字。很難想像還有比單向度量表來比較員工價值更直白的做法了。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二O一二年,全球五百強企業中約有六成的公司仍然使用單一分數評等系統來考核員工。這類系統中,最極端的一種版本是「強制分級評等」,這是通用電氣在一九八O年代率先採用的方法,別名叫「考績定去留」(rank and yank)。在強制分級評等制度下,員工不只被放在單向度量表上評等,而是已被決定哪些分配到平均值以上、哪些是符合平均值,哪些又必須是平均值以下。被分配到高等級的員工會有獎金和升遷鼓勵,低等級的員工則被警告,而有些則是直接捲鋪蓋走路。到了二OO九年,有四成的大型企業採用強制分級評等系統,包括微軟在內,這個廣為使用的系統稱為「堆疊評等」(stack ranking)。
不難理解這麼多企業採用單一分數系統來雇用和考核員工,因為用起來簡易又符合直覺,還給人客觀和數學確證的印象。如果某個應徵者等級比平均值高,就雇用他或獎勵他,如果差強人意,就略過她或解雇他。如果你想擁有資質更優的員工,很簡單,只要「提高門檻」,拉高雇用或升遷的分數標準。
用單一標準或少數幾項標準來評等個人才能及表現,似乎是完全合理的做法。然而到了二O一五年,Google、德勤和微軟都各自修改或捨棄了他們以評等為基礎的聘雇和考核系統。
儘管Google在規模和獲利方面都不斷成長,然而到了二OOO年代中葉,跡象顯示他們揀選人才的方式出了問題。許多員工的表現不符合管理階層的預期,於是Google內部升起一股共識,認為公司慣用的標準,例如成績、考試分數和文憑等,是展現不出才能的。正如同Google產品品質營運部門的人力資源主任陶德.卡萊爾向我說明:「我們開始投注大量時間和金錢來分析我們覺得應該雇用而未雇用的『漏網之才』。」
單向度思維的魔咒
二O一四年,德勤也意識到單一分數員工評鑑方法的成效不如預期。德勤每年投注兩百萬個小時在計算員工的表現,但這些評等結果卻受到質疑。曾在德勤的領導發展部門擔任主管的艾許利.古道,與馬可斯.巴金漢,在《哈佛商業評論》上共同發表了一篇文章,提到一項研究讓他們暫緩動作,那項研究表示單一分數評等法無法掌握員工的真實表現,反倒揭露了評等員工表現的負責人的癖好與傾向。「不管在公司內部或外部的人,都開始看出傳統的單一分數行不通,所以大家針對該避開什麼事情還滿有志一同的。」古道告訴我。
於此同時,微軟的堆疊評等制度已對企業造成莫大的傷害。二O一二年,《浮華世界》雜誌直稱微軟依賴堆疊評等制度的時代是「失落的十年」。這個評等系統迫使員工為了等級而彼此競爭,破壞了合作風氣,更糟的是,還導致員工避免和傑出的同事一起工作,因為有拉低自己排名的風險。文章指出,只要堆疊評等制度仍在施行,這間公司就會「突變成某種膨風、官僚滿盈的怪物,無意間獎勵了扼殺創新思維的管理者,他們這麼做是擔心創新思維會威脅到原有的秩序」。二O一三年年底,微軟突然揚棄了堆疊評等制度。那麼,Google、德勤和微軟是在哪裡出了錯?
上列的創新公司,最初每一家都依循著平均主義的概念,認為可以藉由個人評等來有效評估。這種概念源自高爾頓的信念,亦即如果你在某個方面表現傑出,你也會在多數其他方面表現傑出。對我們多數人而言,這個做法似乎行得通。畢竟,有些人整體而言就是比別人強,不是很顯而易見的事實嗎?那麼用單一量表去評等才能,並且根據評等結果對那些人的潛力作出判斷,不也是可行的嗎?然而,Google、德勤和微軟發現,將才能化約為一個數字,並拿來與精巧的平均值作比較,這種想法就是行不通。為什麼呢?是什麼造成評等制的問題?
答案就是單向度思維。個體性的第一項原則參差原則(jaggedness principle)能說明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個人時代的教育
這三個概念—授予資格證明,而非文憑;用職能取代成績;讓學生自己決定教育路徑—有助於讓高等教育轉型,從標榜階層制度和標準化的泰勒主義式工廠為模型的系統,轉型為每個學生都能追求最適合自己的動態教育系統。
以職能為本的自主式資格證明系統也更符合個體性原則。它滿足了參差原則,因為它容許學生釐清他們喜歡什麼、擅長什麼、怎樣發展興趣最好。它滿足了脈絡原則,因為它是在最貼近學生實際將工作的環境這樣的脈絡去評估學生的職能。它也滿足了路徑原則,因為它容許每個學生以自己的步調、遵循最適合他們的順序學習。
也許更重要的是,採行這些概念有助於解決「大同小異」的問題:學生不再努力跟大家一樣,只是更好,而是用心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你不再投入平均遊戲以求進入排名好的大學,而是致力追求專業上的卓越。你不再與其他學生競爭要當最優秀的大學申請者,而是和其他學生競爭要當最優秀的職務候選人,目標是進入建築公司、人類學研究實驗室或童裝時尚設計公司。在這個系統裡,你可以完全保有原貌,不必當系統指定的人。
除此之外,以職能為本的自主式資格證明系統也讓我們可望解決教育成本無止境飆漲的問題。在個人化的系統中,你只要為你想要且需要的資格證明付費,僅此而已。你不再被一所機構綁死,支付四年的學費,反而是不同的機構要爭相用盡可能低的價錢,供應你盡可能好的資格證明。有些採行這套觀念的機構或許會選擇模仿WGU的「學習吃到飽」方案,讓你付一筆固定的金額後就可以無限制地接受機構提供的訓練。其他機構可能追隨亞歷桑那州立大學的腳步,這所大學與哈佛大學的EdX線上課程平台合作,開創了線上課程領域的全新做法,讓第一年參加的學生在完成所有課程後才需繳費。
以職能和資格證明為本的個人化教育體系也能在學生和雇主間締造更好的配對關係,因為資格證明的價值和供給可以隨著瞬息萬變的就業市場作即時的調整。舉例來說,假如矽谷開始吹起一股新的程式語言風潮,各大公司很快就會宣布他們要找擁有這種新程式語言資格證明的人才。同樣地,假如汽車產業要屏棄一種舊的引擎風格,減少鑽研過時科技的工程類資格證明的壓力馬上就來了。這種狀況提供學生極大的彈性,調整學習路徑以善用市場變化。任何學生在任何時刻都能著眼於他們喜歡的公司、想工作的地區、想發展的產業會看重什麼樣的資格證明。他們可以比較取得資格證明的成本、路徑和難度,把結果與不同工作的潛在薪資和個人適配度放在一起權衡。
於此同時,企業組織也可確保獲得具備工作技能和知識的求職者,一則因為不管開缺的職務要求多高、多複雜,他們都能具體說明應徵者需要擁有哪些資格證明,另外一個原因則是他們也對任何資格證明所要求的職能提供了意見。雇主可以直接影響員工人才庫,因為他們可以提出條件,付錢讓應徵者去取得罕見或冷門的資格證明,甚至是前所未有的新資格證明。
你可能會認為我覺得大學乃亂源所在,或大學教育已走向末路。不,我愛大學,它們給了我追尋更好生活的機會,現在甚至是我一部分的薪水來源。在蓬勃、健全的民主體系和繁榮的經濟體系中,大學是基本而重要的存在。可是我們現在的高等教育結構是立基於錯誤的前提上:亦即我們需要標準化系統來有效地區隔有天分的學生和無天分的學生。不管現在這個系統能創造多大的好處,它的結構仍然勢必會帶來某些不可容忍的壞處,因此我們必須盡力改變它。
大學需要開始針對教育模式提出刁鑽的問題。如果我們真心想改革高等教育體系,並朝新的方法邁進,我們就需要商界伸出援手。除非雇主改變他們的要求,否則大學改變的希望不大。只要雇主繼續要求文憑和學位,大學就缺乏改頭換面的契機。唯有當雇主認知到他們能獲得多大的好處,並開始根據資格證明而非文憑、根據員工展現出的職能而非成績來雇用員工,這場個人化教育的革命才會來臨。
高等教育走向個人化並不容易,卻絕非不可能。它已經在世界各地的大專院校裡揭開了序幕。每個人都會因此而獲益,學生、雇主,甚至是大學本身。一切都是從重視個人的價值而開始。
作者簡介-陶德‧羅斯(Todd Rose)
從小被診斷為過動兒,在師長眼中,他是個唯恐天下不亂的問題學童。留校察看是家常便飯,十八歲被高中退學之後,為了養家,身兼數職。
十六年後,他卻成為哈佛博士。「打破平均值」這個衝擊性的觀點,獲選哈佛教育學院最重要的八個概念,陸續受邀到TED、Google與各大企業演講,備受推崇。
現為哈佛大學教育學院「心智、大腦與教育」計畫主任,帶領團隊研究個體性差異。同時他也是非營利組織「個體機會中心」的共同創辦人,致力推廣個體性在社會、職場、學校的應用。
個人網站:www.toddrose.com
譯者簡介-聞若婷
師大國文系畢業,曾任職出版社編輯,現為自由譯者。嗜讀小說。譯作包括《換一雙眼睛散步去》(圓神出版)《沒有名字的人》《虎丘情濃》《跑過裂谷》等。
如果不是因為成為父母,我想我的人生學習目標,可能專注在事業或財富,與大部分的人一樣。如果不是成為父母,我也不知道有這麼多該學習的議題,也不會如此經常檢視自己,更不會知道其實孩子才是我們該學習的對象。
大眾,是需要被各行各業教育的,讓消費者知道,有些服務真的需要付錢,有些藝術品的講解概念與熱忱對待,換來的是一個永久的互動客戶關係。我們台灣真的需要,一個能夠與大眾、或說是消費者溝通的健康環境。
美髮師有時會覺得不解,反正你身障者又不常出門,又是需要被照顧的人,何必那麼計較美不美?方便家人協助整理才重要不是嗎?我通常回應:「整理頭髮是用來取悅我自己,而不是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