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屬於你的「丹麥女孩」/ 琳達
有的同學在學習Henna彩繪之前,先接觸了禪繞畫或是曼陀羅的薰陶,又或者在開始了印度彩繪的學習之後,想要接著下去學習其他的繪畫技巧,同學們常常會對這幾個乍看之下相似度很高的課程產生混淆,這幾個問題也榮登琳達在教學時的排行榜第一名,但唯有深入瞭解與實際參與創作的過程之後,才能親自感受與從學習的過程中領悟各自的精彩,還有哪一項學習,可以讓你打從內心感到快樂?
先學什麼都好,重點是你在這些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什麼?這裏說的「獲得」並不一定是什麼人生大道理,最重要的是你的「快樂」、「輕鬆」和「自在」,學習了禪繞畫,運用針筆在紙上運行觸感與創作,讓自己累積更多細膩的穩定度,透過曼陀羅嘗試不同類型的繪畫題材,增添了不少舒壓的小技巧,或是繽紛的顏色點綴,轉而到印度彩繪的Henna媒材,開始在創作的過程中,與自己對話或是學會和自己平靜地相處,間接的在他人的身體上創作,感受人與人面對面時,最有溫度的感動,或甚至是一個故事的分享與傳遞,多元化的嘗試才可以從中找出自己喜歡的項目繼續專精,或是學習的過程,其實不這麼對頻的部分,沒有先後順序的差別,只有用自己的心去判斷,在選擇的過程,你會發現自己是一昧的盲從,或是用囫圇吞棗的方式在學習,有多久沒有好好的和自己說說話,聽聽自己的聲音了?

丹麥女孩中的莉莉,在被一步一步拋開限制破繭而出的過程中,因為順從自己的內心而得到快樂與救贖,她告訴那個守護著她的格爾達「莉莉一直都在!」我們或許會被外在的限制與聲音,壓抑了我們內心真正的想法,在生活中遇到了朋友或是家人得寸進尺般的侵犯,或是身旁的人對於你想執行的事情,不顧你的感受主觀的批評,甚至將這些意見的觸角或是評論,干預到你的學習與創作,請看見自己的價值,並且勇敢地捍衛它,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找回屬於你的「丹麥女孩」,如此勇敢而真實的活著,你會看見自己與眾不同的創作。
![]() ![]() |

下定決心不打減痛分娩—這決定,讓他匪夷所思—究竟為何在醫療如此進步的今天,分明可減少痛苦,應是一個理性人的選擇,我卻背道而馳?詳實地記錄/分享「我的順產過程」,對於要生產的人可能有些許參考價值!

心悅人文空間創辦人之一,從事戲劇工作、曾和曾寶儀合作並深受兩岸三地企業界和演藝圈推崇的Asha,參與過公視心靈紀錄片「漂泊」、著有《星宇》、《小奇的奇幻之旅》、《愛是唯一的吸引力法則》等書

妳是否關心了很多人,唯獨忘了關心自己 ? 如果妳總是往外尋找,如何找到自己 ? 如果妳在付出時間給予關懷後,感到身心俱疲,也許是妳一直以來都忘了先跟自己溝通,問問自己內在的愛是否俱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