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我的孩子拒絕和我溝通/ 思華
「心理師,我的孩子拒絕和我溝通。」
那天,接到一位家長的電話,他很想知道孩子心裡在想什麼,因為孩子什麼都不跟他說。
花了一些時間釐清他所認知到的「孩子拒絕溝通」是怎麼回事,如同每位家長會有的表現,他不例外地說了許多自己的用心良苦與立意良善,抱怨孩子的不領情與不夠會想,零散交錯的語言中,出現兩段他與孩子的經典對話情節。
在第一段對話中,他很關心孩子健康,總會叮嚀孩子多喝水、要喝水,孩子的回應多半是「知道了」。但畢竟孩子在外地念書,為人父母難免多些掛心,某次他打電話給孩子時,劈頭就說:「你是不是都沒在喝水?」
「孩子居然就生氣了!還暴跳如雷!」這位家長語氣很無奈:「只是一句話啊!我也是關心他,都不知道為什麼他氣成這樣。」
但家長很棒,事後還傳簡訊去問孩子在氣什麼,孩子也很可愛,只回覆一句話:「如果我說你上班是不是都沒在做正事,你會怎樣?」
「心理師,你看看,他回這什麼跟什麼?我是關心他啊!怎扯到我上班?他到底在想什麼?」
我笑了笑:「他已經告訴你,他在想什麼了啊!」
「什麼意思?」
「你上班是不是都沒在做正事?」我說:「這話聽起來有沒有讓你很不舒服?」
「有啊!好像在懷疑我偷懶。」
「對嘛,那,你說他『是不是都沒在喝水』,雖然出發點是關心,但他聽到的是懷疑跟否定,當然會不開心啊!」
「啊!是這樣哦!」他恍然大悟:「所以我以後是不是講『你要多喝水』就好了?」
「這樣就夠了。」
關心的叮嚀因為充滿質疑的表達方式而失去原本的善意,多可惜。
第二段故事,更有趣了。
這 位家長提及孩子不夠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對人總是冷冷的。有一回他們出去玩,意外遇到孩子的一個朋友,對方很熱情地跑過來打招呼與擁抱,但孩子卻一臉面無表 情。家長在旁看到自家孩子的表現,覺得很不好意思,為了化解尷尬,還刻意問對方要不要一起吃飯(聽到這裡,我已忍不住倒抽一口冷氣),後來對方婉拒先離開 了。想當然爾,接下來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他先是責備孩子用這種態度對朋友,然後舖陳出許多待人接物的道理,過程中孩子一句話也沒吭,默默聽完一切。
「他這種態度,在人際上會出問題的,以後人家會不想理他。」家長說:「可是他都沒有回應,也不知是懂還是不懂。」
「嗯,您真的很關心孩子的一切。只是,我有點好奇孩子對那個『朋友』的感覺與想法是什麼?您有問過他嗎?」
「這倒沒有……」家長遲疑了:「可是他們是朋友啊!」
「是怎麼樣的朋友呢?」
「會一起出去玩啊!」
「兩個人去?」
「不,是一大群人去。」
「嗯,所以其實我們不曉得在一大群朋友中,他對這位『朋友』的感覺是什麼。例如,他喜歡這個人碰觸他嗎?喜歡這個人對待他的方式與態度嗎?」
家長「蛤」了一聲:「還要知道那麼多哦?」
「搞不好孩子其實並不那麼喜歡這個人啊!但我們卻以表面所看到的情況來評斷孩子的行為,沒先去瞭解他的立場,他當然不想跟我們繼續對話下去。」
這位家長很聰明,立刻想到以前也曾聽過類似的例子,當下明白自己忽略了什麼。
在第二段故事中,很明顯地看到「預設立場」是如何地影響親子的互動。父母用自己的價值觀,或者說,用這個社會認定「受歡迎的人應該要有的樣子」來框架孩子,卻忽略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會有他自己的模樣與想法。
相信類似上述兩段故事的情節,一定在這位家長與孩子間發生過無數次,所以孩子會沒有意願表達自己的狀況與想法,是合情合理的演化。
「反正你都已經設想好我是怎樣的了,我幹嘛還要費工夫去解釋?」
於是雙方都落進預設立場的無限迴圈裡。
有 了預設立場以後,很容易出現否定的言語。我自己還在當學生時,很討厭一種情形--我在房間裡念了2、3小時的書,累了,想放鬆一下,順手拿起漫畫來看,正 巧母親走進來,瞧見我在看漫畫,她第一個反應就是皺起眉頭說:「你都沒有在念書哦?」當下我湧起很多忿怒,因為會有先前那幾個小時的努力與辛苦都被推翻的 感覺,我的疲累沒有得到同理,放鬆卻得到責備,隨之而來的就是不被理解的怒氣。
「為什麼不能先問問看我發生了什麼事,我的想法與感受是什麼,再決定你要做什麼反應、說什麼話呢?」
沒 有人喜歡被否定的感覺,無奈這樣的互動方式卻經常在親子之間上演。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權力感本來就不平等,父母對孩子來說,代表著掌握權力與資源的人,一旦 孩子感受到父母連先問問他怎麼了都不願意,很容易解讀為「父母連試圖瞭解我都不想」,失望會讓表達的窗口漸漸關上,形成父母所看到的「默不吭聲」或「拒絕 溝通」。
事實上,「認為孩子拒絕溝通」也可能是父母的預設立場。很多父母以為告訴孩子人生道理或指引他怎麼做比較好,就是溝通,若孩子不想聽從,就成了拒絕溝通;但真要說來,在未瞭解孩子的想法之前就直接給予評論或建議,等於父母先關上了溝通的門。
想 瞭解孩子在想什麼,要給他機會與空間表達,而且是不帶任何預設立場地去聽孩子的想法,千萬別抱著「我先聽聽你怎麼說,再來駁斥你」的態度來進行所謂的溝 通,這樣只會愈溝愈不通。孩子是很敏感的,他看得到你藏在背後的藤條。一旦他察覺你問他有什麼想法或感受,只是為了找機會反駁或甚至批評,並希望他接受你 的價值觀時,他會很識相地乾脆不說,免得惹來一頓囉嗦。
就像不少父母會溫柔地對孩子說:「來,有什麼心事都可以告訴 爸媽。」當孩子鼓起勇氣說他在學校和同學打架,父母立刻勃然大怒地將孩子訓斥一番,卻忘了先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在這種情況下,孩子不會覺察到自己是不是 真的有做錯事(就算有,也會基於保護自己的本能反應而拒絕承認犯錯);他會直覺自己上當了,上了父母的當,然後在心底發誓下次絕對不會再上這種當--換句 話說,什麼都不要講最好。
一段關係的動力,不會由單方面造成,是雙方一起營造出來的。
倘若家長真的很希望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動,請一定要記得:
‧用瞭解取代預設立場:多確認孩子的想法與狀態,不急著預設立場。
‧用接納取代批判:耐心把孩子的話聽完,別急著論斷對錯或批評。
‧用肯定取代否定:多用肯定句來表達對孩子的關心或提醒,別讓否定句毀了你的善意。
不只是親子關係,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皆不外乎如此。
妳是否關心了很多人,唯獨忘了關心自己 ? 如果妳總是往外尋找,如何找到自己 ? 如果妳在付出時間給予關懷後,感到身心俱疲,也許是妳一直以來都忘了先跟自己溝通,問問自己內在的愛是否俱足!
長筒靴、高跟鞋、涼鞋、夾腳鞋,雖然我不是蜈蚣族(形容搜集鞋子癖好),但在生病前,對於不同場合、氣候該有的鞋子,總有幾個選擇性,但是就在癱瘓後的開始,發現以前這些鞋子,突然不那麼適合現在的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