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秀芷專欄|父親12年忌日/ 余秀芷sleeve
(圖說:木製咖啡色供桌上,放了各式菜餚,有白斬雞、鰹魚、滷豆腐、大頭菜湯、豆皮壽司、燻花枝與香腸,以及兩碟碗筷。)
昨天下午開始,母親就開始忙著準備菜餚,一早先到市場去買了新鮮花枝,回家進廚房用茶葉煙燻,那濃濃的茶葉香,伴隨著煙燻味飄向每個角落,鏟子敲碰鍋身,發出鏗鏘金屬聲,熱鬧如一班廚師們,正在準備辦桌等級的菜餚,這一桌的澎湃,像是迎接出差回家的父親般,慎重、用心。
十二年了,總以為還有很多的時間一起創造更多回憶,燭火般的生命,看似炙熱堅強,卻隨時都可能瞬間熄滅,只因為一陣不知來向的風。
「余和的家屬。」加護病房的電動門開啟,醫生拿著表格走了出來,有此經驗的人應該同感,最怕加護病房裡的醫護人員出來喊到自己的家人名字。
我們趕緊圍了過去,戴著口罩的醫生,從眼睛裡看不出太多情緒,但他接下來說的話,幾乎是掐著我們的喉嚨,瞬間讓人喘不過氣來。
「余先生陷入昏迷,我們正在找感染源,現在想請問家屬,如果等等陷入急救,是否要選擇插管?或者放棄急救?」
「我們選擇放棄急救,不要插管。」這個決定,是父親在生前就告訴孩子們的。
當時我因為褥瘡住院治療,小妹經常開車帶父親出去吃飯、走走,那陣子父親常指定要吃日本料理,開玩笑地喊著:「走,來去吃咖噌弄幾勒!(屁股撞一下)」這是用台語仿日文發音的炸豬排飯,玩笑版。有時候父親也會想要看場電影,像是在把握時間,將年輕時因節儉而捨不得的休閒,在年老的此時給補回來,而在小妹陪伴父親的那段時間,卻常感覺到父親正在進行生命最後的巡禮。
「如果陷入昏迷,我不要插管,我看過插管的病人,覺得那非常折磨又很浪費資源,只是在拖時間,一點幫助也沒有,如果到了這一步,你們要記得簽放棄急救,不要讓醫生幫我插管。」這一個決定,是他與小妹交代好了的,像是早知道接著會發生的狀態,為避免我們因情感而無法做下決定,自己先與小妹說清楚了。
十二年前的這天,大妹突然出現在在我病房,有種不安的直覺浮上心頭,果然在收拾隨身物品後,我被臨時緊急帶出醫院,直奔父親所在的醫院裡,在被詢問是否放棄急救同時,腦筋是一片空白的,心裡空空的,眼淚是濕熱的,而剛手術縫合的傷口瞬間崩裂,鮮血染紅、穿透了厚實的棉片,血壓早已不知是太過震驚,還是失血過多而下降。
父親說真正的月圓在初一十六,他離開的那天,步出醫院已是深夜,抬頭見到十六的月圓,想起他最愛的那首台語老歌,「溫只好來拜託月娘,替溫供乎一哉,供溫每日為依相思流目屎,希望依早日鄧來…。」
轉眼,也已經過了十二年。今早,母親就開始準備祭拜的食材,還特別吩咐小妹回家時要帶父親愛吃的豆皮壽司,父親愛吃日本料理,像是一種預測,小妹嫁給了日本料理師傅,今天桌上的豆皮壽司,是由他的女婿親自準備,我們一起拿香祭拜,接著母親又提起父親的過去點滴,十二年過去,但那記憶是如此清晰,只是心痛的感覺,化為了濃濃的思念。
![]() ![]() |

Lily的音樂治療之旅是在美國加州神經聲學中心,與Jeffrey Thompson博士研究學習他所研發的一套系統,Lily說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頻率,可以幫助心腦進入恆定狀態

記得當年自己總是考第一名,卻從此失去友誼。31年來,她也在診間看到許多靈魂受傷的孩子。那些為了獲得父母肯定,不斷逼迫自己到無法喘息的孩子;那些完全孤立無援,只能靠講髒話、學跆拳道自保的孩子。

《刺殺!團團圓圓之通往權力之路》由四把椅子劇團藝術總監許哲彬執導,與演員竺定誼、林家麒、王世緯、王安琪、高若珊、鄧名佑、劉冠廷一起以集體即興方式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