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雙腳,我用生命奔跑/ 平安文化
摘文圖片來源:平安文化
書名:失去雙腳,我用生命奔跑 作者:艾美帕迪 Amy Purdy、蜜雪兒巴芙 Michelle Burford 譯者:謝佳真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16.08.01 購書連結:博客來|金石堂|讀冊 |
相關影片
《失去雙腳,我用生命奔跑》內容簡介
19歲,我失去了雙腳!
10年後,我贏得生命的金牌!
她的故事讓歐普拉都深受啟發!TED置頂推薦30天!演講影片在網路上被分享數百萬次!
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Amazon書店讀者★★★★★感動推薦!
風可以帶你走,
但未必會將你吹送到你計畫中的地點。
生命可以給你苦難,
卻可能是幫助你達到人生顛峰的助力。
如果人生是一本書,而你是作者,你會怎麼寫接下來的故事?
19歲時,艾美突然罹患了敗血性休克,脾臟爆裂、腎功能喪失,存活率只剩2%。就算能夠僥倖活下來,也可能面臨全身癱瘓、腦部損傷等等嚴重的後遺症。
她暴瘦了18公斤,摘除了脾臟和腎臟,左耳聽力只剩下15%,最慘的是──她失去了雙腳!這個打擊讓熱愛運動,並嚮往有一天可以進入演藝圈的她瞬間跌入萬丈深淵。
但……她還是撐了下來。面對漫長的復健與煎熬,她很快地調整心態,接受自己失去雙腳的事實,並積極投入新生活。她戴著義肢,重拾對滑雪的熱愛,靠著過人的努力,陸續奪下三項國際單板滑雪競賽金牌,並代表美國遠征索契殘障奧運,一舉贏得銅牌。
除了在運動上的卓越表現外,艾美也從未放棄進軍演藝界的夢想。她曾參與瑪丹娜的MV演出、參加電影《金牌特務》試鏡,更在熱門電視節目「與大明星共舞」中一路過關斬將殺進決賽,讓全美國都愛上了她!
她的故事啟發了歐普拉,也感動了數百萬人。艾美說:「我或許失去了有血有肉的雙腿,但這雙以碳纖和生鏽螺絲釘構成的腿帶我到達許多美好的地方。」她也用她的人生告訴我們,我們都有打破成見、重寫人生故事的能力,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潛力都遠遠超乎自己的想像!
內容選刊-劇變
「路面轉彎並不是到了路的盡頭——除非你沒跟著轉彎。」
— —海倫凱勒
我的腿很不妙。當我從昏迷甦醒,旋即看到雙足嚴重腫大變色。護士們天天為我的腳塗抹特製的藥膏,希望恢復血液循環。醫生毋需這樣宣告:「艾美,妳聽好了:妳的兩隻腳可能保不住了。」眼前的事實就是我或許會失去雙腿——而醫生們正使出渾身解數力挽狂瀾。
「妳的腳好像木乃伊的腳耶。」克麗絲朵在我住院約五週的一天早晨消遣我。我笑了一下;儘管我病情危急,我們都努力幽默以對。「就是說啊,醜死了。」我哀嘆。我的腳不但腫,底部還是黑色的。更慘的是我在發病前夕將趾甲搽成飽滿的黃銅色。銅色指甲油配上炭黑色腳丫的效果實在不討喜,活像我剛從埃及的墳墓出來。「妳應該讓我幫妳換個趾甲顏色。」她堅持己見。一小時後,我的趾甲變成鮮紅色,時尚狂人姊姊則一臉滿意貌。
大約此時,我遇到另一位善心的醫生:卡納勒醫生。他體貼至極,又剛好是我們家族的朋友— —他認識我的黛比阿姨。「妳好啊,艾美!」卡納勒醫生總是愉快地招呼我。他個子高高的,有紅潤的圓臉頰,泛灰的金髮,溫情的笑容。「我們來瞧瞧妳的腿進展如何。」他檢查完畢後,我搬出我問過醫療團隊每一位醫生的問題:「我以後可以滑單板嗎?」「這個嘛,」卡納勒醫生說,「目前還不知道,艾美。坦白一句話,我們連妳能不能拄著拐杖走路都不敢說,單板滑雪就更不用說了,但我們會全力醫治妳。」
我心都涼了。想到再也感受不到滑雪下山的自由,我心情沉重到連多想一、兩秒都辦不到。「不論結果如何,我一定盡我所能,為妳作最妥當的安排,給妳最大的行動力。」卡納勒醫生說,想給我一線希望。每次我跟父母說我多麼渴盼再去滑單板,父親的回應都一樣:「寶貝女兒,一步一步來啊。我們得先照顧好妳的腳,讓妳可以走路。」
在最初幾次見面時,卡納勒醫生不太提截肢的可能。「我們還在盡力挽回妳的腿。」他說。但漸漸地,我們全都明白我的腿沒有起色。最後,卡納勒醫生對我的家人說出了我們已經談論、恐懼了幾週的事:「你們女兒或許必須截除雙腿。」他說的時候忍著不掉淚— —他跟我們每個人一樣,想要相信我的腿會痊癒。
我父母靜靜站著。然後,媽媽提出一連串問題,有些我想都沒想過。「以後她還能生小孩嗎?」我母親問。「戴義肢可以游泳嗎?萬一真的要截肢,她可以留下多少的腿?」父親也有疑問,有些和媽媽的類似:「只切除足趾可以嗎?還是到她腳掌上面——我是指她踝骨上面那條分界線?」「那樣反而不方便。」醫生告訴他。「切除的部分要夠多,裝上義肢以後的身高才不會太高,但留下的長度也要夠長,她才會有從事喜愛的運動的餘裕,像是單板滑雪和滑水。」他說明,最好在我的脛骨約二十五公分處下刀。
在這種情況下,人很容易陷入「假如」模式——我苦苦思索是不是自己哪裡做錯,才淪落至此。我怎麼會得腦膜炎?我回想七月十六日前幾週的生活,檢視我每一天的活動。比如,我吃了一些味道有點酸腐的鳳梨。那會是禍首嗎?或這個:我生病前的那個週末,我和幾位公司同事造訪一座湖和幾個溫泉。爬上瀑布時,我的大足趾被一塊岩石割傷。那傷口會是造成感染的原因嗎?
以下是我確知的事:你可以窮盡一生去質疑。你可以嚴格檢討自己每一項細瑣的言行、你決定去做或不做的每一件小事。回顧過去很正常。人嘛,免不了會想理出頭緒— —而且,有時確實有必須學會的教訓。但到頭來,不斷地檢討並沒有益處。懊悔也是。怨怪自己不能改變過去也是。那是白費精力。在醫院時,我有一個根本的選擇— —不是凝視照後鏡,就是直視在我正前方的道路。我選擇後者。
作者簡介
艾美帕迪 Amy Purdy
美國頂尖女子適性單板滑雪選手,曾經獲得三項肢障單板滑雪國際賽事金牌,並於2014年俄國索契殘障奧運摘下銅牌。她創立適性極限運動協會,這個非營利性組織旨在協助殘障青年和退伍軍人參與極限運動。
艾美也是專業的激勵講師、TED和PopTech的推薦主講者,並身兼演員、模特兒、舞者、服裝設計師和產品代言人。她參加舞蹈比賽節目「與大明星共舞」後一夜成名,最後不但進入決賽,並贏得第二名。
她目前往返於洛杉磯與科羅拉多兩地居住。
Amy Purdy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myPurdyGurl/
蜜雪兒巴芙 Michelle Burford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歐普拉雜誌》編輯、著名的記者以及代筆作家。她的工作版圖遍及世界五大洲的三十五個國家,現居紐約市。
想更了解她的工作,請見個人網站:www.MichelleBurford.com
譯者簡介
謝佳真
自由譯者,譯有《峰與谷》、《測謊機男孩》、《大象的眼淚》、《殘酷天才》、《紐約公寓》、《最後的禮物》等書。賜教信箱:oggjbmc@gmail.com
螢幕正在改變我們的思考,讓我們變得更衝動、更容易出現直覺反應。行為經濟學家索羅摩.班納齊在本書中揭露許多數位時代的個案研究,也讓讀者們實際做些實驗,我們將會看到,究竟是什麼影響我們在螢幕上的決策。
如果不是因為成為父母,我想我的人生學習目標,可能專注在事業或財富,與大部分的人一樣。如果不是成為父母,我也不知道有這麼多該學習的議題,也不會如此經常檢視自己,更不會知道其實孩子才是我們該學習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