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畫家劉育蓉 以畫之名/ SheAspire陳亞辰
或許很多人看到劉育蓉「公益畫家」的職業而認為她幸運,卻不知其實一開始家人極為反對她走上藝術之路;羨慕她能夠到世界各地旅遊作畫,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又能夠賣畫養活自己,盈餘得以幫助更需要的人,卻不知道她從非本科班的身分,一路半工半讀地學畫,付出了多少努力。她還創立了台北市好望角扶輪社,將實踐夢想的經驗分享給其他同樣在創作道路上的藝術家,但很少人知道,其實她從小害怕與人相處。這不禁令人心生好奇,她是如何成為現在的她呢?
劉育蓉說起自己,從小個性自閉,由於對人的不信任感,時常單獨一人待在房間和回音對話,只有繪畫陪伴著她,也激起了她對藝術的強烈興趣,逐漸累積自己對於繪畫的獨到見解。然而,父母並不支持她學畫,更不認同她想要成為畫家的夢想,她只能配合家人期待,外文系畢業後,進入社會工作。但這股熱情仍然繼續在她心中燃燒,堅持到美國學畫,父母直接撂下狠話,她要學畫可以,但一切請自己想辦法。因此,她努力工作,帶著省吃儉用攢下的100萬積蓄,義無反顧地隻身到美國求學。
沒有接受過任何藝術正規教育,要進藝術學院學畫簡直難如登天。剛到美國的前三年,她兼了兩份工作以維持生活開銷,白天去療養院打工,晚上去餐廳打工,利用剩下的時間,繼續畫畫。直到有一天,經過教會裡朋友的介紹,她得以獲得和美國帕沙迪那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 Pasadena CA)教授面試的機會。教授直接出考題,請她在三個月之內畫出15幅畫,證明她的想法與實力。於是,她便運用水的漣漪造型、光折射出的不同顏色,畫出老中青等不同年齡的肖像畫。面試的三位教授大為讚賞,她才得以順利進入學校就讀。
但進入美國帕沙迪那藝術學校後,更是挑戰的開始,除了油畫系的課業繁重之外,每學期三萬美金的學費壓力,讓她連寒暑假都得拼命打工,假日還去公園幫人畫肖像畫,以賺取生活費,兒童包款圖案設計等各式各樣的案子都接。為了怕父母擔心,寄信回家時都報喜不報憂。至今回憶起那段日子,劉育蓉竟不覺辛苦,即便收入微薄,在工作當中能夠練習與人對話、學習與人的相處之道,擁有觀察各式各樣人們的機會,這些對她而言,就是最大收穫。同時,這些經驗逐漸幫助她克服了與人相處的恐懼,也培養出她對於人的好奇,深刻觀察的技巧和敏銳的洞察力,成為透析畫筆下人物與賦予肖像靈魂的關鍵。
學業完成後的幾年時間,她繼續留在美國身兼繪畫、設計、外商公司行銷工作以維生,逐漸證明了自己的才華與努力,不僅在美國各地舉辦個展數十次並參加多次聯展,並獲得美國帕沙迪那社區個人獎,晉升美國油畫家協會會員,父母的態度才由反對轉為認同。直到近年回國定居,名氣漸開,她能夠以賣畫的收入為主要經濟來源,並因在公司工作出差的緣故,常有機會走訪世界各國,親眼見證每個國家自然與人文的魅力,在工作之餘抓緊時間,畫下一幅幅感動人心的美圖。她不僅將已走訪過的69國風情畫帶回來與台灣的朋友分享,更希望透過這些畫提醒大家學習國外重視環境保護的精神,讓台灣這塊土地的風景變得更為絢麗。
這條藝術之路走來,劉育蓉滿懷感謝。無論是幫她介紹工作的朋友,還是收取低廉租金借好房子給他住的長輩,她都希望讓愛傳出去,回饋給社會上更多需要幫助的團體。因此,她決定將賣畫、版稅等收入捐出10%予弱勢團體,並常為身心障礙的小朋友上畫圖課,進行藝術治療等活動,因為「給別人什麼,自己得到的就是什麼。」
這份關懷也落在同為藝術家的其他朋友上,見到有些藝術家不善於行銷自己作品的窘境,因收入微薄而無法堅持繼續創作,最後只能放棄夢想,對於那些付諸流水的努力,劉育蓉替這些藝術家深感惋惜。好望角扶輪社就是為了這個緣故而誕生,幫助藝術家們經營個人特色,建立人脈,拓展曝光,不走哄抬作品價格路線,而是深耕於藝術家個人藝術世界的建立,讓人看見藝術家如何活出自己的藝術特色,因而受吸引、購買畫作,「讓人看到藝術的價值,不是藝術的價格。」
或許我們渴望擁有像劉育蓉那樣多采多姿的人生,原因不在於羨慕她的成就或擁有的一切,而是她的勇氣。她說:「人生的生命缺口,就是那些無法被滿足的理想,當我們可以填補缺口時,心靈就會更加豐盛。」當我們鼓起勇氣填補造成生命遺憾的缺口之時,相信所獲得的定會超乎我們的想像。
【相關連結】
❤劉育蓉精選畫廊:http://www.artist.press.tw/
【她渴望SheAspire】
❤最新女性活動:http://www.sheaspire.com.tw/p12-teacher.php
☞延伸閱讀:謝敏行 千分之一
影片|公益畫家劉育蓉:如何欣賞繪畫藝術之美?
潮語傳媒張文亭 多職斜槓,人生開外掛
《十二夜》導演Raye 以影像打開每個人的「開關」
艾瑞Irene 接髮是美麗與盼望的化身
小熊媽媽練明臻 手作創新人生
遺傳諮詢師黃品嘉 從基因看見未來
張恩嬅 透過《真實劇場》讓生活更美好
葉純良 輕輕的,撒下美麗的種子
「說到在林森北路工作,一般人的印象就是穿著薄紗、被客人灌酒,然後月入數十萬。」席耶娜接著表示,事實上,「我們店裡的小姐是不能摸的,我完全不會喝酒,一杯就倒,再說也沒有月入數十萬這樣好賺呀!」
香氛藝術家林芷嫻的工作,就是運用她的嗅覺天賦,將大自然的氣味融入生活成為隨處可見的日用品、療癒系精油,或是作為獨特空間的氣氛營造、企業品牌識別香氛,讓人們無時無刻在生活中轉化情緒,隨時保持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