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建一姐林明娥 人生不能總是當跟隨者/ SheAspire編輯部
林明娥,在商業建築領域是一位無人不曉的國際級建築師。一九八八年,三十一歲的她,一手創建了林明娥建築師事務所,開業七年,憑藉著大膽創新的風格與整合建築、室內、視覺設計的一站式服務,贏得華納威秀在台興建影城計劃。這個由林明娥設計的全國第一座專為放映電影設計的大型建築,不僅開啓台灣電影院融合百貨商場、美食圈的綜合經營模式,打破台灣電影院傳統,更顛覆與豐富了人們視聽娛樂享受的層次!
此役非但奠定了林明娥在商業建築界的龍頭地位,成為她最為人傳頌的代表作,從此「林明娥」品牌,是許多企業的夢想原型,橫跨多種產業商業建築,尤其是生活消費與休閒娛樂產業,像是全台各地的威秀影城、B&Q特力屋、IKEA、瑪莎百貨、酷聖石Cold Stone、聖娜多堡、台茂商場、悅家居商場等等,這些企業的文化與內容都不相同,即便同一家企業也有區域基地差異,但同樣都冠上「林明娥」三個字,鮮見她敢於創新改變、自我突破,不斷努力而獲得成功,將她的設計生命發揮到淋漓盡致。
蓋一座城堡的夢想
在高中便非常篤定要成為建築師的她,循著記憶的蛛絲馬跡,向我們訴說著可能堆疊出她以建築師為職志的點點滴滴:
或許和妳我身邊的小女孩一樣,她在小時候「很喜歡畫畫,而且會在家裡到處畫」,很幸運的是她從事房地產開發商的父母都十分開明,從不會阻擋她的“創作”,「現在想起來我非常感謝,他們並沒有阻止並責備我這個小孩怎麼這麼不乖,我還記得我在門上畫了一些東西,他們還稱讚我說畫得還可以。」繪畫之外,她也喜歡做一些像是紙娃娃、卡片的美術類小玩意,「所以我曾經想過是不是要當服裝設計師。」然而隨著生活經驗的拓展,有著更令這小女孩感興趣的事。
「我記得小時候每個禮拜天起來的時候,我們一定在刷皮鞋,皮鞋刷得很亮,等著父親帶我們去玩,像帶我們去北投泡溫泉,這時候會看到日本房子,會好奇為什麼用榻榻米,這些經驗提供我非常多的視覺刺激」,而且或許是父親工作與個性的緣故,她有很多機會跟著四處跑或參觀,這讓她接觸到很多建築,「一個建築物空間的變化,比起服裝更喜歡,因為服裝的線條就控制在50公分跟160公分以內,但空間或是建築的大尺度更有趣。」
成長歷程中,她還記得有一次作文課程,「要寫“我的願望是做什麼?”我寫希望我是一個公主,住在一個古堡裡面。那個城堡其實就是我後來很想當建築師的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我很希望擁有自己設計的房子」,這個夢想便一直在她心中發酵著。
(正在繪製設計圖的林明娥)
不是女工就是建築師
發現自己「對空間的用材與感覺,會特別敏感」的她,總是會去思忖著這個空間是為何與如何被建構起來的,因此「高中的時候我就非常確定要念建築系。」大學聯考時,「我真的只填六個有建築系的學校,父親希望我不要只填六個,總是需要有幾個學校、不是建築系的可以做備案, 我那時候非常清楚跟父親講:『如果考不上建築系,就去當女工』,所以我真的沒有後路。」放榜後果真讓她如願以償,順利考上淡江建築系。
她在建築系可說是如魚得水,班上六十幾個新生,「開學第一個月,大概三分之一的人就離開了,因為不知道建築系是藝術的、需要很多設計想法的,而且都必需用手把它做出來」,過去學科成績好的人,「以為是來計算結構與蓋房子的」,設計能力不一定好,「我自己完全沒有落差,覺得這是我要的,我只要隨便畫一畫,老師就說我做得很好,所以我從大一就覺得對我來講很輕鬆,很容易很多人會看到我」,「高中的時候,我在學或然率、微積分時,覺得自己是白痴,都不會,可是上了大學後,我覺得我是天才,每一次我都會挑戰自己,上次做過的就不要了,下一次就要用新的方法。」這些成功經驗,讓她內心因而更篤定要成為建築師。
(經常受邀分享專業與經驗的林明娥)
做自己,爭取機會
畢業即進到建築事務所工作後,她深刻體會可以恣意倘佯創意的學校,和職場是那麼天差地遠,不僅薪水非常低、工作時數非常長,「一個剛畢業的年輕人,有著很多點子跟想法,當討論案子講自己的想法時,人家會覺得妳不過是一個年輕的人,所以妳的想法不夠實際,或者人家覺得妳還小,不要囉唆,先聽就好了」,這樣的遭遇經常讓她感到很挫折,她認為建築設計有一定的專業、邏輯和原則,只要合理,便是可行的。不過她也理解在當時「很多人覺得建築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行業,大家對工法創新、材料創新都很保守,嚴格來講,很多人不願意當第一個白老鼠,寧願第二個做,讓別人先做做看,我們再來瞭解可不可行」,只是「如果什麼事情都要認為以前做過才行的話,我們會進步的非常慢,競爭力也會非常差,我個人則很喜歡接受新的事情,做新的嘗試。」
儘管無法發揮,但她仍積極爭取任何發揮設計能力的機會,不改對建築設計的熱情,「我可能比較不在乎人的關係與派系,依舊常常表達,講完之後當然沒有人會理我,只是如果我沒有做一點設計的東西,那我在這裡到底在做什麼?有設計廁所的案子,我也趕快說這個我來畫,努力爭取一點機會。後來有一次老闆接到要設計當時省主席李登輝的辦公室,我就直接跟他講這個我來做」,結果意外獲得老闆同意,在經過層層評審後,她的提案也順利被採用,這大概是她剛踏入職場前幾年,較真正有所發揮的專案,回想這段時期,她說:「很多東西都要自己爭取,可能妳做的效率比較慢,但沒關係,加班費就不要算啊!盡量爭取讓自己的想法能夠表達出來。」
(左上/瀋陽百聯購物中心;左下/板橋威秀;右上/上海馬莎百貨;右下/信義威秀)
做自己,走向創業
當建築師是她從小以來的夢想,「我在別人事務所工作碰到的困難,或者說看到的一些事情」,帶她最主要的收獲是讓她知道,如果是自己的公司,應該怎麼做,「我那時候只是很單純的想要當建築師,想要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去做一些好的設計專案。」工作一段時間後,她覺得很需要再出去看看,便決定出國進修,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與視野。回國後她希望能走自己的路,一九八八年,三十一歲的她「就很大膽開了一個事務所,那時候員工只有兩、三個人,所以每一個案子我都幾乎從頭做到尾,第一個案子是五股工業區的廠房,我一開始做非常多廠房、辦公室的案子,或者是一些很小型的集合住宅。」
「年輕創業真的很不容易,第一個妳怎麼樣說服業主把幾千萬、幾億的東西交給妳,然後妳怎麼幫他設計,房子最後長成什麼這樣,就是靠這個設計圖」,「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面對,每一場會議溝通都非常的真槍實彈,我覺得那幾年對我來講,功力增加非常快」,「我很感謝剛開業時的這些業主,畢竟我那時候沒那麼多經驗,免不了有東西要修改,也是因為這些經驗幫助,讓我後來能夠執行更大的計劃時,更瞭解事情應該怎麼做。」
(左上/新莊IKEA;右上/高雄IKEA;下方/苗栗尚順廣場)
提供整合服務的合夥人
開業第七年,當時華納威秀來台投資,正準備在信義區興建第一個影城,不曉得是友人或其他業主的推薦,有天她突然收到華納威秀的面試邀請,「我從來沒有做過電影院,只要是新的事物,我通常都會很興奮,他們找我做這個案子,我就覺得整個細胞都跳起來了、太過癮了。」幾番評選後,終於她的提案脫穎而出,她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第一個我會講英文,第二個是我的表達方式很簡單,評審會問很多問題,我會很明確的告訴對方這個可以做或不可以做,沒有模棱兩可的回答。對他們來講找一個建築師,等於找一個合作夥伴與顧問,要能夠幫助他們解決種種問題」,而不是單純做一個執行交辦事項的承包單位。華納威秀甚至特地先送她去總公司學習,瞭解他們的企業文化、理念,「當我們開始合作一個案子的時候,我才能站在他們立場想事情,進行專案的過程,也會互相學習。」
「這個案子算是台灣一個非常獨特的案子,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人知道電影院可以做成這個樣子,有十七個廳、四千四百多個位子」,斥資高達五千萬美元,而要讓如此重大娛樂建案臻至完美,她認為必須整合建築、室內與視覺三項設計,而不是拆開分包來做,「我今天要蓋一個十幾個廳的電影院,一定要知道裡面有幾個位置、位置多寬、螢幕多大,設計的時候要把很多室內設計與視覺的元素考慮在裡面,如果我只是做建築的殼,將來很多室內設計的問題,就會不斷地延伸,便會增加業主很多成本」,所以「一個好的設計應該沒有分什麼建築、室內、視覺,應該一起做。」整個案子結束之後,「我發現這樣的整合太重要了,是一個非常好的模式,可以讓業主省到時間與金錢」,從此確立她的整合服務風格。
(林明娥在陽明山的家)
先驅者的挑戰
其實在著手設計與興建影城的過程,她面臨了很多來自裡裡外外的挑戰,因為是台灣首座大型娛樂結構,「台灣從來沒有人有這個經驗,所以不管是在跟政府溝通,或者是我們要去都市審議,很多人都覺得我們是一群瘋子,而且信義區當時非常荒蕪,會被質疑到底有沒有那個市場,蠻多人等著看笑話。」
而在施工的過程,由於「娛樂性質的地方,本來就要跟妳的生活經驗完全不一樣,要能夠產生很多視覺的享受和興奮感,我們並不希望說開幕的時候很多人來,但來一次就不想再來了。應該要創造出一個購物、休閒或是娛樂的環境,到訪的經驗是有記憶的,能夠想要進去得到一些歡樂的感覺,人們願意再來是非常重要的。」為了達到這樣的結果,她大量使用新的材料與工法,只是這樣一來,「常常到了工地會有很多反彈,說『這個做不來』、『這個從來沒有做過』,所以那時候幾乎每個禮拜都要到工地跟所有的供應商、廠商、工人討論細節。」
憑藉著大膽創新與其背後支撐的專業,精通每個環節的她,同時是管理者、設計者、熟練的施工者,她用實力一一克服所有外在疑慮,三年過後,影城盛大開幕,頓時所有質疑的聲音全部消失,也紮實改變了台灣電影院生態,隨之而來的是如雪片般邀約,與更多大膽創新的任務,從此奠定了她成為商業建築一姐的地位。
(林明娥與家人)
持續成功的祕訣
華納威秀之後,她陸續接到許多大型購物商場和生活娛樂產業的設計專案,每每帶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不免令人好奇,除了設計專業與累積的口碑外,一開始她是如何讓這些不同產業的業主,紛紛願意把案子交託給她呢?而她又如何開展設計,並持續創造差異化呢?
「問我自己的話,嚴格說起來我也不太清楚為什麼,有時候我會想為什麼這些業主希望我來做他的案子,我想第一個是溝通,每個人都有夢,這個夢想我們要溝通,每一個業主都會有他自己的要求,能掏出幾百億的人,一定是很有想法的人。我常常強調跟業主見面的前幾次,絕對不要畫圖,先瞭解他的想法,並準備一些材料給他看,因為有時候業主表達不出來,他想A、想B,但表達不出來,所以我們可以準備一些材料給他看,他沒有辦法跟妳講是要的原來是巴洛克風或其他風格,溝通很重要,要經過很多次溝通。」「第二個是表達」,但並不是述說或簡報能力,而是一種情緒的感染力或熱情,「這個東西很難訓練,當妳看到一個案子,您能由衷展現出很棒、很興奮的感覺,內心充滿想法的時候,那個表情就出來了,我想業主是看到希望吧,透過這個建築師的眼睛,看出去的結果是非常美好的,覺得我可以做出什麼東西來。」「第三個是誠懇,什麼事可以做、不能做,我都會表達的很清楚,我們找一個建築師、醫師、會計師、律師,不就是希望找一個很信得過的朋友嗎?」
至於著手設計時,她並不是立刻拿起紙筆,一頭栽進設計圖中,反倒先去思考「為什麼要在這裡蓋一棟房子,這個案子背後的故事應該是怎麼樣?建築設計就像寫劇本一樣,我只是這個案子的導演,使用者就是裡面的觀眾,所以我應該很清楚這個故事要講什麼,然後就是用這個故事貫串整個設計的想法」,藉由不一樣的視野與詮釋,她讓每一個專案的呈現,不僅充滿特色,更能將那說不出的氣氛與情緒,靜靜地流入人們心中。
結語:
若不是建築師林明娥透露出她的年次,我們很難相信她今年已經是五十六歲,不僅是因為歲月沒在她臉上留下太多痕跡,更是因為整個訪問的過程中,我們總是看到林明娥充滿活力的模樣,以及對新事物充滿渴求的眼神,林明娥說:「人一定不可以有慣性地思考,而且一定要能夠持續地接受變化,建築設計最迷人、也讓我最感動的地方是它每天都在挑戰我的學習力,我在這產業永遠有新的東西要學.....」說到這林明娥突然:「哇!所以我怎麼可以停呢?我要學更多的事情、嘗試更多的設計!」
林明娥建築師事務所|朵力設計:http://www.tlarchi.com/tw/
【One For One-打造善的向上循環】
❤最新活動:http://www.sheaspire.com.tw/p12-teacher.php
影片:林明娥建築師 - 如何成就與設計妳的好住宅?
明太子小姐 東京相融
謝涵汝 剪出人生的層次
艾瑞Irene 接髮是美麗與盼望的化身
小熊媽媽練明臻 手作創新人生
遺傳諮詢師黃品嘉 從基因看見未來
張恩嬅 透過《真實劇場》讓生活更美好
葉純良 輕輕的,撒下美麗的種子
盧郁青,做為CAREhER共同創辦人及總編輯,她證明了女性媒體社群網站,不是只能靠譁眾取寵的話題獲得注目,透過創造知性實用、有趣、有意義的職場資訊,不僅一樣能虜獲女性的心,還能帶給人們改變的力量。
我好想演戲,人家說當演員很苦,我連想吃這種苦的機會都沒有。終於有一個舞台它只需要一個平平凡凡的女孩子,朋友說妳何必作賤自己,還要在舞台上抖動掰掰肉,黃小胖說,只要能站在舞台上,我全身的肉都可以抖動